彭博:中国证监会或于明年针对高频交易出台严厉措施

华尔街见闻援引彭博报道,中国证监会准备正对高频交易出台严厉措施,限制频繁撤单行为,成为继全球金融中心——美国后,第二个试图限制高频交易的大国。中国证监会目前的草案中规定将对频繁撤单行为收取手续费,该法规可能于明年实施。


最近几年,高频程序化交易在全球市场中引起价格大幅波动情况越来越多,这引起了各国监管机构的注意。

中国证监会表示,通过新法规的实施将使证券市场更加安全。具体来看,如果一个账户提交的订单中取消比例超过40%,则可能每笔交易被收取2元钱手续费。


今年11月初,市场曝出“伊世顿”以680万本金在股指期货市场上狂捞20亿的大案,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量化交易案件。


彭博引述前汇丰银行、法兴银行交易部门主管Peter Lewis的评论称,对于合法的程序化交易者来说,新规影响不大,主要是那些原来滥用市场漏洞的“幌骗”操作会受到限制。


所谓“幌骗”(Spoofing)主要是虚假报价再撤单,制造需求假象,诱使其他交易员入市,而从中获利。


在美国,2010年《多德-弗兰克法案》明令禁止 “幌骗”交易。随着高频交易技术不断进步,幌骗策略实施起来比以前更容易了。不过,很多人认为“幌骗”的定义过于模糊,难以被正确执行,因为检察官很难认定交易者是不是有取消订单的意图。


而在中国,由于此前出现的股灾,“幌骗”行为也成为了中国打击股市操纵的最新目标。证监会曾表示,程序化交易具有频繁申报等特征,产生助涨助跌作用。